破茧成蝶舞蹁跹 初心不改再出发


——述说渭南市中心医院的发展变迁

时光穿梭,见证成长。87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间,可是,对于渭南市中心医院而言,却是非同寻常的一段时光。自1931年创建至今,87年来,渭南市中心医院这所我省东部唯一的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公立医院,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单一到系统的艰辛历程。如今,正犹如一只破茧而出的彩蝶当空舞蹁跹。

追忆历史 启迪未来 前行的脚步从未停歇

80多年前的医院是什么样子的?作为区域“龙头”医院的市中心医院又经历了怎样的世纪风雨?在院志中,我们找到了答案。

时间回到1931年10月,硝烟弥漫中,市中心医院最前身——渭南县卫生院挂牌成立。当时,院内职工最多时只有15人,医疗设备仅有一架1500倍显微镜及手术刀剪。此后,渭南县卫生院几经辗转更名。1958年,搬迁至南塘巷。1962年,被命名为渭南地区医院,也进入了学术氛围日渐浓郁,医疗技术和护理服务快速提升的历史时期。

直至1995年,渭南地区医院更名为渭南市中心医院。2008年,被渭南市委、市政府确定为重点民生工程,再次实施整体迁建。2012年9月,位于胜利大街的新址正式运营。自此,市中心医院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现有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100张的我省东部唯一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公立医院。二期工程将于2019年10月投入使用。目前,该院设置临床科室26个,医技科室18个,行政科室28个,在岗职工1854人,卫生技术人员1551人,其中中级卫生人员411人,正高级人员6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市级突出贡献专家20人,市“三三人才”7人。拥有百万元以上设备50台(件),1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132台(件),设备配置在全省地市级医院中居于领先。医院年门诊量67万人次,年住院病人4.6万人次。

学科整合 创新引领 “一科两院七中心”领衔区域学科发展

经过一次次磨砺,一次次蜕变,市中心医院探索出以专科建设和改革创新为双轮驱动,以探索并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重要引擎,通过狠抓文化和党建建设保障医院前行的正确航线。那么,作为2018年度华医奖全国十佳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在医、教、研全面发展的同时,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新需求,如何定位?该院院长张进社给出答案:“作为区域医疗龙头,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在急危重症、疑难杂症等的诊疗上承担更大的责任。”

为此,该院强势整合资源,发挥医院辐射带动作用,在现有基础上调整优化专科设置、补齐市级短板,多措并举强力引进学科带头人,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与国际应急管理学会医学委员会(TEMC)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协作,不断为学科建设注入新鲜的血液。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急诊医学科、普通外科、肿瘤外科、妇科、产科7个专业科室被确定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重症医学科、老年病血液病科被确定为市级临床重点创建专科;产科、心血管内科被确定为第一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单位,“一科两院七中心”建设初具成效。

“一科”+“两院”领衔区域学科发展。2017年6月,该院肾病内科正式成立,独立开展了肾脏穿刺活检术、结肠透析等多项新业务,填补全市肾病诊疗技术多项空白。此外,肾病内科还被该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确定为全市血液净化质控中心,引领全市肾病专科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一科”的基础上,该院进一步为推动学科整合做“加法”。2016年,医院增挂“渭南市心血管病医院”和“渭南市肿瘤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年开展介入诊疗手术1600余台,科研项目“H型高血压精准医学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三五”重点科研项目,成为省内唯一一家、全国八家“十三五”精准医疗医学中心之一;肿瘤医院的成立使多学科联合诊疗在该院落地,极大地促进了肿瘤患者的规范化治疗。院中院的成立,充分发挥了医院综合资源优势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满足了群众的多层次、多元化医疗需求。

为提升医院疑难杂症的诊疗水平,该院在“一科两院”的坚实基础上,又着力构建“七大中心”,为打造区域医疗中心奠定坚实的基石。2017年8月,该院正式成立脑血管病治疗中心,通过引进唐都医院神经外科专家曲友直教授及其团队,创造性地在全市率先开展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其中8例手术水平居于省内领先;医学美容中心成立后,大力开展医学美容新项目,为医学整形的开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关节疾病诊治中心、脊柱疾病诊治中心的成立对于骨科治疗专业化、微创化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开展了单踝置换、椎间孔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等多项新业务、新技术,为周边老百姓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卒中中心的成立,有效缩短卒中患者从入院到接受诊疗的时间,为抢救赢得先机;胸痛中心的成立,有效保证急性胸痛患者来院后及时得到正确分流与合理救治,提高胸痛患者的诊治水平。多学科会诊中心的成立,为提升医院疑难复杂疾病诊疗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打造强有力专科的同时,该院还进一步优化就诊流程,加强急诊“绿色通道”建设服务,与西京医院签订空中救援协议,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伤口、造口门诊相继成立,日间手术中心正式运行,极大地方便患者就诊;开设麻醉专科门诊,为无痛内镜等诊疗和日间手术患者进行详细的麻醉前评估,提高麻醉安全性。

管理强院 深化改革 探索现代医院管理体系

管理是医院发展的重要一环,市中心医院以“精、准、细、严”为标准,推动各项改革向着建立现代医院的目标挺进。

该院以敢于担当的精神,精准对接医改政策,积极稳妥、扎实有序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不断增进群众健康福祉。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按照“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全面抓、责任部门具体抓、医院职工全员抓”的工作机制,切实推进医改工作开展。2017年4月1日起,该院医疗项目收费按照新标准执行,取消药品加成,并严格执行门诊诊查费报销事宜,实实在在让利于民。严格做好药品、医用耗材及试剂采购两票制和集中配送工作,规范药品、耗材网上采购。同时,做好医院HIS系统与省卫生信息平台、省药品采购平台互联互通,实现药品、耗材采购、配送、使用全流程闭环监管。

积极开展“互联网+医院”,方便患者就医。2017年9月,该院微信预约挂号平台正式开通,该平台实现微信预约挂号、诊间付费、充值、检验报告查询、就医评价、智能导诊等多项功能,简化就诊流程,有效缩短患者的排队等候时间;移动医疗、移动护理和互联网医院初见成效,医疗差错明显减少;积极推行办公自动化(OA),提高办公效率;同时,不断加快建设影像中心、远程会诊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和“120”指挥中心,全面提升医院信息系统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率先在全市启用“居民健康卡”,患者持卡直接就诊,诊疗信息可与省内其他医疗机构共享,真正实现一卡通用,让医生对患者的信息掌握更加全面,为患者带来更加便捷的就医体验。

优化流程 暖心服务 实现形式多样的特色服务

门诊大厅设立医院平面图展台,急诊大厅、检验科接待区安装地标引导,张贴楼层分布图,在产科候诊区设“哺乳室”,门诊大厅设有音乐角、爱心岛休闲区……这些细微便捷的服务,处处彰显出这家三级甲等医院在推进医疗服务提升方面的招数和亮点。

服务是发展之本,为了提升就医获得感,该院通过开展爱心志愿活动、成立全科医学科、增设第二采血室、设置便民血压测试点等方式,高峰期有效分流患者;在产科候诊区设“哺乳室”,解决新妈妈们在公共场所哺乳的尴尬;提供“爱心轮椅”,门诊大厅设有音乐角、爱心岛休闲区,开展“一站式”便民服务,以实际行动诠释“以患者为中心”的内涵;全面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推行护士岗位管理,将微笑服务引向感动服务,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拓展“一科一品”特色服务,医院开展的孕期瑜伽、导乐师陪伴分娩、“八段锦”等形式多样的专科特色服务,受到普遍好评。同时,对市、县“五保户”患者就医免交住院费用;与中国人保、中国人寿等部门进行对接,协调大病保险相关工作,开展“先诊疗、后付费”,在医保大厅新增设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窗口;积极开展“厕所革命”,改善患者就医环境;定期进行隐患排查,严密组织防恐安保工作,全方位确保医院安全生产,防止重大事故发生。

党建+文化 “双翼护航” 患者满意度与品牌美誉度齐飞

党建、文化等意识形态领域建设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更指引着医院的前行方向。市中心医院一直将意识形态领域建设作为医院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常抓常新。

狠抓党建工作,夯实医者精神高地。医院采取党委中心组学习、支部组织学习、发放学习资料、安排自学等形式,强化对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党纪国法、廉政准则及新医改政策的学习;通过开展“喜迎十九大·共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书分享会,进一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切实增强全体党员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开展行风建设教育整治专项活动,加强行风建设,通过签订岗位承诺书、发放学习资料、加强宣传引导、组织专题讨论、知识测试等系列活动的开展,极大地增强广大党员的党性观念。

同时,该院以“三创三增”主题党建活动为抓手,着力规范党的组织建设。医院持续做好党员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十佳名医”“十佳护士”、党员志愿者,进行免费义诊、健康咨询和知识讲座等10余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义诊患者2000余人。

注重文化建设,构建“暖心”医院。该院以开展“医院文化建设年”为契机,建立适应医院发展需求、符合医院发展战略、反映医院特色的文化体系,努力从思想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入手,编撰院志,开设医院官微、院刊,设计制作医院文化建设手册、文化墙、拍摄医院形象宣传片,推进医院中、远期发展规划和多项工作的展开。通过争创“巾帼文明岗”“百日竞赛”活动、主题演讲活动等载体,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职工文化活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息,增强员工的向心力,努力构建和谐医院。组织召开中心医院“一届七次”“一届八次”职代会,落实和解决了职工最关注的五个热点问题和十项有关绩效分配的问题,关爱职工,体现温暖,遵循以人为本,使广大职工共享医院发展成果,共谋医院发展未来。在全院的努力之下,也孕育出累累硕果,该院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百姓放心医院”“创佳评差”最佳单位。

“追忆历史、总结历史是为了激励现在,启迪未来。今后,我们将继续踏着光辉的足迹,牢记医者使命,继承和发扬锐意进取、勇攀高峰的优良传统,立足本职岗位,为推动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张进社感慨地总结到。是的,初心不改再出发,这所满载荣誉和口碑的医院,将凝心聚力为实现黄河金三角地区“区域医疗中心”“省内先进、西北一流、全国百杰”的发展目标持续奋进。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医院联盟成立
渭南市中心医院作为联盟牵头单位交流经验


11月16日至18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医院联盟成立大会暨医院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山西省运城市召开。运城市中心医院、临汾市人民医院、渭南市中心医院、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等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作为牵头医院,结合辖区内的综合医院,共同组成黄河金三角三省四地公立医院协同发展战略联盟。 

在联盟成立预备会上,运城市中心医院负责人介绍了联盟成立的背景及意义。随后,会议宣读了成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医院联盟的批复文件并授医院联盟会旗,各联盟医院院长介绍了各自医院的基本情况。会议讨论通过了联盟章程和联盟理事会成员名单,确定轮值单位顺序。随后,与会人员参观了运城市中心医院。 

17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医院联盟成立大会暨医院高质量发展论坛开幕式举行。渭南市中心医院院长张进社作为发起单位的院长代表进行发言,张进社对医院联盟以及运城市中心医院的各位领导和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医院联盟正式成立,将促进跨省域诊疗技术和资源共享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水平不断提高,打造“同质化、高水平”的诊疗服务,造福更大范围内的患者。通过联盟的形式,让各家医院优势互补,更好地配置资源,更好地改善服务,促进区域医疗水平向高质量发展。 

在随后进行的会旗交接中,张进社从运城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高萍手中接过联盟会旗,下一届联盟会议将在渭南举行,由渭南市中心医院主办。 

在17日晚举行的公立医院“党建大家谈”沙龙中,各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对党建工作进行探讨,渭南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鲁海燕与大家进行了现场交流。 

18日,论坛的4个分会场分别聚焦医务、护理、科教研、医院精细化管理等领域进行培训,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学院王虎峰教授等为大家带来精彩纷呈的讲座。 

联盟的成立,将顺应黄河金三角区域联动发展、开发开放的趋势,谋求医疗资源互补与共享,推动黄河金三角区域医疗服务向品牌化、规范化、国际化和可持续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全面提升黄河金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公共医疗服务水平。





惊心动魄的生死大抢救


——我国第34批援苏丹医疗队队员、渭南市中心医院医师朱毅东救治危重患者工作纪实

11月19日清晨,我国第34批援苏丹医疗队队员、渭南市中心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朱毅东像往常一样迅速地吃完早饭,在苏丹首都恩图曼友谊医院手术室里,更衣、消毒、探查病灶、缝合……一切工作按部就班地进行着。4台手术顺利完成时,他深吸了一口气,活动了一下有些酸的肩膀和脖子。“走,洗手,吃饭。”朱毅东对身边的助手说。来苏丹的一个多月里,他每天的工作节奏都是如此。 

突然跑来了一名苏丹医生,用阿拉伯语急匆匆地说:“你快过来!”朱毅东看到对方的神情和手势,意识到有急事,便赶紧随对方跑去。同时,打电话报告医疗队队长,请求支援。随后,医疗队派翻译赶了过来。 

到达手术室时,在场的医生、护士都面色紧张、不安。此时,妇科手术台上躺着一名患者,手术创面已经被血液淹没,患者血压80/50mmHg,朱毅东第一反应是:“不好,腹腔大出血!”“快!补液、扩容、配输血。”他镇定下来立即对周围人说。翻译赶紧给在场的苏丹医生和护士连说带比划传达朱毅东的话。 

朱毅东一边通过翻译了解病情,一边探查着,找出血点就如同“排雷”一样,需要仔细再仔细。凭借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他发现,整个手术创面渗血严重、肠系膜撕裂、活动性出血。在国内,一般用电凝刀止血,再用吸引器清除即可。可现场并没有电凝设备,也没有吸引器。他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那就是“止血救人”。“没有电凝刀,那就用最原始的止血钳止血,没有吸引器,那就用纱布清理血污。”朱毅东的手轻快娴熟。30分钟后,出血终于得到有效控制,患者血压106/60mmHg。 

这时,朱毅东的手术衣已被血液浸透,他来不及更换衣服,继续探查,发现患者是阑尾炎引起腹腔脓肿、腹腔粘连、局部组织坏死,立刻施行阑尾切除、腹腔脓肿清除术,1小时20分钟后手术成功。 

绿线在心电监护仪上平稳地跳动着,患者终于脱离了危险。手术室内的所有人都为朱毅东竖起了大拇指,在场的苏丹医生感慨地说:“多亏了中国医生,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