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抗疫战场的大后方,不同民族的群众纷纷带着特色美食送往抗疫一线。一份面,一张饼,一碗汤……这些爱心食粮,汇聚成守望相助的抗疫力量。
“战士们在一线抗疫,后勤保障一定要跟上,要让他们吃好喝好,有力气战斗。”这,是各民族群众共同的心声。
撒拉族大叔:
骑着“电摩”送拉面
3月3日,西安市灞桥区纺正街一家兰州拉面馆里,一家6口坐在店里。
“营业了吗?”有人问。
“不营业,我们等着送餐。”一位撒拉族大叔用不太流利的汉语答道。
这位大叔叫马光英,是这家拉面馆的老板。过年歇业期间,他拉着两个儿子和女婿急匆匆来到所在街办:“我们家有4个壮劳力,申请去武汉抗疫一线帮忙。”
被告知无法去武汉,马光英不甘心地追问,在西安他能做什么?在检查点现场,他看到工作人员仅靠方便面充饥,顿时有了想法——给大家免费送餐。
2月12日一大早,经过场所消杀、人员体检、工具消毒、体温测量等一系列检查后,爱心餐便开始准备了……
老马家拉面的口碑在当地原本就很好,第一单“爱心生意”做起后就传开了,预订一单接着一单……从12日开始,每天早上,马光英和家人都早早到店里,联系各个点,询问需求,然后备餐。
最多的那几天,马光英接到了240份订餐,是自己家小店平时营业量的2倍。他和家人将一半订餐做成盖浇饭,一半做成盖浇面,交替着送。
盖浇饭还容易些,做面的时候,马光英的小儿子和女婿两个人一个多小时不停歇地拉面煮面,才能将需要的面备齐,工作强度非常大。
做好之后,一家人兵分几路,骑着电动车去送餐。最远的一个卡点,单程要骑车半个小时。
“老马人实在,每份餐里的菜和肉都加足了量。”纺织城街道办事处执法中队副队长伏新明说。
“我还是很遗憾,第一没能去武汉帮忙,第二我要有辆车,就能给更多人送餐。”马光英说。2月28日后,随着疫情形势好转,店里没有了订餐,但他还是决定先不营业,“万一哪里有需要,我就可以马上去支援。”
维吾尔族小伙儿:
连夜打馕供一线
维吾尔族小伙儿艾力居住在西安市明德门,在西安生活了20多年,已完全融入这座城市的生活。
“公安民警平时为了城市安全和社会稳定付出了很多,现在又放弃休假、昼夜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十分辛苦。”在新闻上看到公安民警辛苦工作的事迹后,艾力十分激动地对弟弟图迪买买提说:“我们给他们送些馕吧!”
为了能更好地为一线民警提供香馕,艾力带领家人和朋友每天晚上发酵起面,次日凌晨四五时就起床打馕,一直忙碌到下午三四时,每天连续打馕将近12个小时。
香馕出炉后,艾力和家人朋友们将香馕细心地分装进小袋,送往一线。雁环中路派出所、公安高陵分局、公安雁塔分局、西咸机场、北客站、唐城医院、521医院等地的公安民警、医护人员以及工作人员,都吃到了香喷喷的馕饼。
受哥哥的带动和影响,住在未央区北何花园小区的图迪买买提和5名维吾尔族青年一起,烤制新鲜的香馕,赠送给小区工作人员和居民群众。
回坊乡亲:
“爱心灶”集百家饭
疫情发生以来,西安学习巷社区的50多名志愿者对辖区7个卡点、12个院落进行入户摸排、喷洒消毒液,每天执勤超过12个小时。
考虑到大家的吃饭问题,社区党支部决定开设“爱心灶”,每天中午和下午给执勤点的志愿者们送餐。社区书记白秀兰说:“你们安心值守,饭,我们来送!”
2月15日早上,听说要开设“爱心灶”,社区群众都赶来帮忙。大家排了轮值表、分了工,戴着口罩,洗菜、切菜、做饭,忙得不亦乐乎。到了饭点,一桶热乎乎的胡辣汤已经准备好了。社区工作人员借助电瓶车,把饭菜全部送到执勤点上的50余名志愿者手里。
“爱心灶”的开设就像一束火苗,点燃了社区群众的爱心和共抗疫情的决心。
“桥梓口李娟元宵”送来了60盒热腾腾的元宵,“回坊伊之轩”送来20份美味甜食饼干,社区最美志愿者铁银萍送来70公斤五香花生米,“北院门金家水盆”送来2大袋洋芋、4大袋莲花白、2大袋胡萝卜以及一次性饭盒、筷子,爱心企业家孙振勇送来腊牛羊肉、组装熟食和消毒水、防护手套,潘吉亮、李巧花夫妇送来茶叶蛋、饦饦馍、玫瑰咸菜……
吃着“爱心灶”上的百家饭,志愿者们心里暖暖的。
美食与爱,是用以抵御艰险的物质和精神食粮。疫情面前,不同的民族汇聚起爱心,为共抗疫情、共克时艰凝聚力量。(记者 刘居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