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奥达企业集团

  • 董事长王发友

  • 陕西奥达企业集团

  • 签署战略合作

  • 政协第十一届陕西委员会议

  • 常务会议发表演讲

  • 董事长王发友

陕西奥达企业集团董事长:王发友先进事迹展播(二)

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帮助;社会大众的认可;高效团队的帮助;挚爱亲人的理解。“沽名钓誉非君子所为,固步自封乃庸人之见。”我时常为此来告诫自己,并愿以一己之微力为社会尽更多义务,别无他求

王发友 大爱撑起人生广厦千万间

广袤、厚实的黄土高原总让人们遐想连翩、思绪无限,因为这里创造了许多传奇。这些或苦涩或奔放的人物传奇故事,总能使人们产生无限的敬佩之情。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有一种聚集正能量的广阔思维,来润泽人生中每一位合作过的伙伴;在他们的工作中有一种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总能以一种厚德载物的情怀,让人为之发自肺腑地动容。当走进他们的个人世界,这种高尚的人格魅力会深深地打动每个人。白手起家又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很多,但能始终将知行合一、低调严谨,不为大富而膨胀,不为拥有高高在上的社会地位而俯视他人的人并不多。而这些却在一位陕西本土的企业家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就是陕西奥达企业集团董事长、总裁兼党委书记王发友。

行事仗义、做人低调、事业大成的王发友始终保持着自己朴实、善良、果断、平和的心态。他时刻不忘这片沃土,以一颗拳拳赤子之心撑起了他人生的千万间广厦。

石缝间的生命——创业之路

石缝间的生命,敢于寻求最艰苦的环境,并发现自己、锤炼自己。这位在商场上奋斗多年的汉子有过太多的酸甜苦辣,有过太多不为人知的汗水与泪水。这位从建筑工地一线摸爬滚打出来的实干家回忆起自己的创业经历时,仍是感慨万分。但王发友谦虚地说:“公司基本上是跟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一路走来的,自己只是诚信做人而已……”再没有太多的慷慨陈词。

1982年,改革的春风还没有吹绿陕西的大地,但“发展才是硬道理”已经在老百姓的心中占据了有力地位。这时刚高中毕业的年轻后生选择在陕西杨凌做一名普普通通的建筑队工人,然而王发友人生的精彩大幕也就此悄悄拉开。1984年,王发友与同乡8人一起承包了100多人的建筑队来到西安,开始了他的创业之旅。与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多数创业者一样,王发友在创业初期也是极为困难的,尤其在建筑业更是如此。

初到西安,王发友选择的住处是仅有一张床的小旅馆。他对这样的住所没有丝毫的怨言,因为在他的内心有一种强大的正能量在聚积,年轻的王发友想到自己一定会有一个精彩的创业开端。十几天后,王发友承接了其在西安的第一个工程项目——翻修小学。当时承接这个项目的工程款是非常紧张的,明知该项目的利润薄,但对学校有着深厚感情的王发友还是接下了这个工程,而且由于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所致,财政拨款并不充裕,项目上必须要精打细算。为了节约成本,保证工程质量,他搬出了那个每天仅需1.5元房费的小旅馆,和大伙儿在工地的帐篷里同吃、同住、同劳动。尽管如此节省,省下的经费对整个工程项目的缺失仍然是杯水车薪,但王发友还是多方想办法努力克服。当时2000多平米的工程,平均下来每平米才98元,还不够成本费,但他没有像其他建筑队一样扯皮。反而彰显出他一如既往的率直风格,说:“挣钱不挣钱,都要把工程做好,把事情先干完,这个工程亏就是亏了,下面的工程总能赚回来。而质量就是生命,一个工程没有了质量就没有生命!”秉着诚信的原则,王发友明知道这个项目是亏损的,但他却没有一丝一毫懈怠,严把质量关,保质保量的如期完成了项目。这就是王发友交给社会的第一份人生答卷。

正是这份诚信与仗义让他得到了当时西安市第二十中校长的欣赏,并给他介绍了其他的工程。就这样,口口相传的赞扬声越传越广,当时虽然没有广告,但良好的信誉却给他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生意,行业内外一致的好口碑让王发友渐渐在西安建筑业市场站稳了脚跟,赢得了市场,抢占了先机。

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党的十四大召开,给民营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机敏睿智的王发友抓住这一机会,承包了建筑队,开启了自己真正的创业之旅。王发友不再拘泥于学校的改造工程,出于成本和上下游原材料供应等诸多因素的考虑,他决定开始以建筑业为核心,慢慢向外圈发展建材、铝合金、涂料等建筑加工配套的建材产业。基于此,王发友的心中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的产业链架构。这一做法一开始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成功总是伴随着一系列的动作。20世纪90年代中期,王发友对原杨凌区建筑工程公司予以改造并成立了西安四方房产有限公司。1998年,继续对西安四方房产有限公司进行改制,成立了陕西奥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并在建筑业发展壮大。

伴随着一系列的成功,王发友并未让自己的事业止步于此,他说:“要坚持不懈地为自己的持续发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王发友不断地扩展自己经营的领域。

正是凭借着这种珍贵的诚信和厚道的为人,王发友取得的成绩让人惊叹不已。

直到今天,这个原来仅百余人的小建筑队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有20家独资子公司和股份公司,职工近2 000人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陕西奥达企业集团,年产值近30亿。旗下的一些子公司在西安都有着非常高的知名度,如:奥达地产、奥达建工、西安书林、西安铁一中东校区、西安交大开元生物科技、白马服饰广场、西部箱包城、西安华强轻工机械等。在王发友的领导下,陕西奥达企业集团以房地产开发和文化教育产业为翼,以医学检测、医学仪器、生物制剂等高科技产业为先导,融合建筑工程、商贸、旅游、机械加工、现代农业等产业为一体,多元化的发展策略让其成为陕西省内颇具实力的企业集团。 王发友在经营过程中坚持“竞争、创新、务实、公益”的企业理念和“规范管理、科学生产、持续改进、顾客满意”的方针。因此,奥达企业集团的多元化战略之路走的快且稳,公司实力不断增强。近年来更是荣获了陕西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AAA级质量等级信誉”、“质量安全管理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而王发友本人的一系列标签也令人敬佩不已,他先后荣获:中共陕西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政协陕西省第十四届、十五届委员会委员;西安市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人大代表;陕西省工商联副主席;陕西省工商联书业商会会长;陕西省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副会长;陕西省个体私营企业党委委员;陕西省贸促会陕商理事会副会长。同时还荣获“第十三届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陕西省光彩事业奖章”、“陕西省物流与采购行业先进工作者”、“陕西省热爱工商联事业优秀会员”。而2011年王发友被陕西省委组织部、省工商局党组、省个体私营企业党委授予“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创先争优活动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在陕西省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中共陕西省委授予王发友“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

事业再创辉煌——出版物流航母


王发友热爱文化,他投资建设的西北出版物流基地是由陕西奥达企业集团按照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规划,经国家发改委、陕西省及西安市发改委立项批准,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出资建设、运营管理的出版物物流文化产业园区,也是西安国际港务区唯一以大型电子商务及第三方物流业务为支撑的文化产业基地,标志着西安乃至西北出版物流业“航母”即将首航,实现由传统出版向现代出版的大跨越。而早在2004年,陕西奥达企业集团投资40万元建设了2万平方米的西安书刊批发市场,作为获批的陕西省唯一的书刊批发市场,解决了陕西省及西北地区书刊发行调配的问题,为陕西省文化教育出版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西北出版物物流基地项目2009年破土动工,一期建设周期3年。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出版物物流及文化产业平台之一。项目总投资10亿元,规划用地1 026亩,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仓储运营中心区约24万平方米,分四大组团:出版物展示交易中心区、物流仓储运营区、公益文化休闲区、文化创意园区。西北出版物物流基地透过运营技术、自动化设备和信息系统平台,使货物的进出和配送等作业效率快速提升,并使物流流量规模效益显著增长,使客户可以享受更低廉的物流费用和更及时、准确的配送。一期仓储空间作业区4万平米,仓储量最大可达500万册,货架1 925组、储位4.7万个。日处理量最大可达一日2万个包件。进出货量最大可达一年30亿元码洋。目前业务覆盖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包含大中专院校图书馆170多家、大中专院校教材、各大书城、新华系统、商超系统,囊括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地大书城、新华书店和多家大型超市以及陕西省内的上百家小型书店。

辉煌不忘沃土——大爱育人

有棵天地之树,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正是这样一棵“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孕育桃李之树,让王发友的内心大美不言,受人尊敬。王发友常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有义务和责任多做对社会有大义之事。”虽然,王发友在谈到他的做人之道和成功秘诀时,一直很谦虚。但一说起党,这位老党员便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讲起党的好,感恩之情溢于言表。王发友始终坚持党的原则,坚定政治立场,积极贯彻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具有极强的爱国心、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即便是在工作相对繁忙的时候,王发友也会专门抽出时间来学习党的精神和各项指示,及时充电学习。

同时,王发友一直强调,是因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民营经济的政策、法律等;才为民营企业营造了健康发展的环境,才让民营企业的发展如鱼得水。说穿了是党的政策好,是党一直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己,这样自己才在民营经济领域异军突起。自己不过是托了党的福,套句电影台词就是“跟着党走,有肉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就没有今天的民营经济。所以,民营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政治引领作用。王发友说:“做任何项目决策前都要考虑党的前瞻性,这才是搞好企业的有力保证。”

在王发友的带领下,陕西奥达企业集团组建了一支政治素养良好、业务技术水平过硬、务实创新、团结协作的百余人的党员队伍。设置党委、纪委,下属党总支1个,党支部13个。王发友积极开展党支部的各项活动,全力支持党支部的各项工作,常要求党内同志和员工认真领会各种学习内容和会议精神,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把这些精神落实到实处。

王发友按照先行组建、不断提高、逐步规范的工作思路,建立、建全了企业的党组织,在全集团系统下的20个公司都实现了党组织的全覆盖。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党委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了10个党的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让一些精党务、懂经济、会协调、敢监督的优秀党务人才担任企业党组织专、兼职干部。加强经费和阵地保障,列支专项经费、建立党支部活动室、建宣传栏和党建园地,使党建工作有场所、有氛围。党委把在非公经济组织中发展党员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重点对高级管理人才、生产一线骨干和商户投资人进行培养,确定发展对象,强化党员教育,不断增强党性观念,提高整体素质。在配备党组织和企业领导班子时,采取“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形式,使党组织成员与企业决策层、管理层成员交叉任职,相互介入、和谐互动。激发党员做到理想常在、信念常驻、宗旨不变、本色不褪。认真开展“三问三解”活动,党组织及公司领导做到“必问”、“必访”、“必到”,使企业党群关系更加密切,得到群众好评。积极组织党员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集团党委积极引导企业参与事关国计民生的建设项目和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做贡献,更好的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积极参与城中村改造、经济适用房建设项目和政府重点工程。同时,加大教育投资,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正是这种重视党、爱戴党的文化氛围,使得企业集团内的党员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时刻冲在最前线,不计个人得失。这种更特殊、更牢固、更持久的企业凝聚力,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

面对这样显赫的成就,王发友并没有固步不前,或沉浸在自己成功的喜悦之中,怎样做才能发挥自己内心那颗回报社会的拳拳之心?怎样才能让更多的社会大众受到益处?这就成为王发友时常思考的问题。熟悉王发友的人都知道,他个人生活简朴、饮食简单、衣着普通,除了工作,他几乎没有什么个人爱好。王发友知道,党的培养和社会的支持是企业立足、发展的强有力支持。做企业的目的就是带动社会发展、回馈人民和回报社会。同时,党员代表不仅仅是一种荣誉,也是权利和义务的象征,更是一种职责。因此,他几十年如一日地慷慨而低调地进行各项慈善公益活动。

王发友的人生信条:通过强强合作,达到双赢、共赢、多赢。王发友常说,在行业中把大家都融入进来,把各自的正能量都发挥并凝聚起来,让这个行业和行业里的所有人不断地展示出新面貌。企业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让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新东西。先富帮后富,先富的人有义务帮助别人,才能实现共同致富,这样大家才能生活在一个和谐的氛围里。作为党委书记,更应该切实履行。助人乃快乐之本,热心乃开心之魂,如此,这一生才会更快乐。

有了这样的陕西奥达企业集团文化精髓。怎样传承好、发扬好就成了一个企业发展的龙头大事。细数下来,陕西奥达企业涉及的产业众多,而这么多的产业又如何兼顾。王发友用地道的陕西话说:“我们有大概20多个企业是围绕主业来做的。除了房地产,其他产业大多以投资为主,比如教育、旅游、商业、工业地产等,说是产业多,其实万变不离其宗,不过比别人做得早了些,别人还在开发住宅的时候,我们已经做了突破。在做工程上我们很在行,但是对于经营其他的项目,我们不一定在行。做企业就是拼人品,就是拼文化。”在众多的产业中,王发友义无反顾地用巨资打造教育产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企业用自己的钱为社会培养高精尖人才,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举。如铁一中东校区,由陕西奥达企业集团投资,让铁一中来管理。在合作伊始,有人说奥达的管理层要介入学校管理,王发友当即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们搞教育要聘请高手,我们不要插手人家的管理,要相信人家,让人家放开手脚来做事。”正如王发友所预见的一样,铁一中东校区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每年铁一中东校区的高考升学率为100%,考入全国重点大学的升学率为本校高考学生的90%。随着铁一中东校区的成功,陕西奥达企业集团又投资兴建铁一中滨河校区,校园设施先进、风景优美、生源优良让许多名校羡慕不已。在教育领域,学校和企业通过强强合作,达到双赢、共赢、多赢。王发友说:“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做事想一支独大是不可能的。企业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新的东西,在行业中把大家都融入进来,把各自的正能量都发挥出来。让这个行业和行业里的所有人不断地展示出新面貌,就是承担了社会责任、弘扬了正气、发挥了企业正能量。”这就是一位陕西精英的肺腑之言,这就是一位老青联人对年青一代的殷切期望。这就是一位有责任的企业家为社会播下希望种子。

在王发友的人生信条当中,“教育安民”就是人生的最大善举,他常说人生在世也要做大慈善,不能拘泥于一两次的捐款。在“大爱行动”中王发友义无反顾地支援新农村建设;支持低凹地改造;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和甘肃舟曲等灾区捐款;慈善机构捐款;大明宫遗址开发建设捐款;为生态环境事业捐款;承担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费等社会慈善公益事业,这些从来都少不了王发友的身影。这些年,他累计捐款达1500余万元,其经营的陕西奥达企业集团多年来更是以“实业报国”为己任,紧紧围绕陕西“富民强省”的宏伟目标来发展,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每年为社会安排就业岗位约15 000多个,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卓越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而王发友正是这句话的实践者之一。每一名中国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实现老百姓的幸福和梦想才是缔造中国梦的真正福祉。

在实际生活中,王发友和蔼、乐观、为人勤谨,温和的笑容时常挂在脸上,但王发友也是一位最“不挑战场、不挑敌人”的人,无论是应对一个又一个产业,还是解决一个又一个困难,他从不抱怨。王发友把人生视为一种馈赠,欣然接受。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即便前方有艰难险阻,他都不畏艰难,坚定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征途上奋力前行。因为王发友有一身的正气,他聚集着广阔的正能量,正是这种正能量可以让他行走广大世界,干出广阔之事,感染思进的人们。

责任编辑: 赵万本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1日

建设与维护:陕西省《网上陕西》编辑部      办公地址:陕西省人民政府机关大院

电子信箱:w87298388@163.com      咨询电话:029--87298388

陕IP备05008609号     官网:www.wangshangshanxi.cn

特别声明:转载使用本站内容,需经本站同意,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